
- This event has passed.
中国近代史各个波折的奥秘, 謝寶笙博士
July 30, 2022 @ 7:00 pm - 9:00 pm

GBX Global Business Exchange全球經貿交流 主辦 Zoom 講座
主题: 中国近代史各个波折的奥秘
主講嘉賓: 謝寶笙博士
主持 : Savio Chau 周乃標博士
語言:廣東話
美西時間 : July 30 (Saturday) 7:00 pm
香港時間:July 31 (Sunday) 10 am
電郵報名:[email protected]
讲座内容简介:
中国近代史有多次大型转折,当中暗藏着不可思议的奥秘。例如辛亥革命是必然的吗?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国共内战的关系;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冷战的启动;文化大革命与苏联瓦解关系密切;东方之珠的光芒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;大跃进”超英趕美”的妄想成为中国梦圆的愿力;西方文明衰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对称等,全都充斥著历史的必然与偶然性。通过这些奇妙的因果关系,完全看通中国近代史已非难事。
謝寶笙簡介 :
加拿大理工學院機械工程﹐清華大學歷史學碩士﹐中山大學哲學博士;著作有《道──中華道論與得道﹑波浪哲學與彼岸》﹑《周易智慧》﹑《龍﹑易經與中國文化的起源》﹑《易經之謎打開了》﹑《相對融合論》﹑《易經之謎是如何打開的》﹑《從易到佛》﹑《從心經到金剛經的不漏智慧》﹑《從跨文明智慧到完美的覺悟》﹑《從中華智慧到基督精神》﹑《易經與孔子的蟬蛻龍變》,並在youtube發佈多輯短片,如易經一日通、金剛經一日通、心經一日通、5000年歷史與智慧一日通、政治智慧一日通等。
周乃標簡介:
加州洛杉磯大學電腦科博士,在美國太空署(NASA)工作二十多年,曾參予過探索土星的卡西尼號(Cassini)航天器內蕊片驗証工作,亦參加不少太空任務計劃建議書的編寫,包括彗星、冥王星、木衛二(Europa)、土衞六(Titan) 以及金星的探索任務計劃建議書。其後轉入航空工業,專注於機載網路,參加過波音767改造項目,支援過C919的驗證。歴年工作中,亦參加或領導過多項科技研究工作,包括在航天器中用無線電取代電線已減輕重量等。現在已退休,但仍然繼續跟進各種科技 。
31/07/2022 讲座参考资料(1/3):
【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】謝宝笙
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從中西文化哲學交流去探索,而中西文化交流史是一部“東學西漸”和“西學東漸”共融的歷史。前者立足於絲綢之路幾千年,西方全方位吸收中國文化,特別是18世紀歐洲產生中國熱。
馬克思主義有三大支柱:哲學辯證法、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社會主義。馬克思哲學立足於德國哲學,其中萊布尼玆是奠基人,黑格爾是高峰,兩者皆受《易經》哲學的影響。毛澤東的《矛盾論》顯然是“出口返內銷”的智慧,從而輕易超越“老大哥”史太林的辯證功力,更不用說其繼承者赫魯曉夫、勃列日涅夫等人。於是有農村包圍城市、運動戰、游擊戰、論持久戰、孫子兵法廣泛應用……
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集中於《資本論》:資本主義的喪鐘敲響了,剝奪者將要被剝奪。這著名宣言立足於經濟周期性危機,其創見受到魁奈經濟表的啟發。魁奈有歐洲孔子的稱謂,其自由放任經濟學主張還和老子的“無為而無不為”智慧相合。馬克思政治經濟學返內銷至中國,早期受困於俄羅斯的計劃經濟,後經鄧小平的開放改革而大成。鄧的名言,不搞改革開放,就是死路一條;顯然是三千年前,《易經》的“窮則變,變則通,通則久”思想。因此,中國式的政治經濟學,比蘇聯式和所有東歐式的政治經濟學成功。當中還有精妙的平衡概念,治國如治病,兩者都是大夫。中醫治病立足於五臟六腑的陰陽平衡,這和
西醫及蘇聯的“休克療法”走在相反的道路上。
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直接來源於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:歐文、聖西門、傅立葉。翻開他們的著作,引用中國政治理念的地方多得驚人!之所以中國可以順利達到全面小康社會,再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,進而大同。
因此探索馬克思的中國化,不能單聚焦於“西學東漸”,還要立足於“東學西漸”,完整中西文化交流的往返周期。
31/07/2022 讲座参考资料(2/3):
【傳统中國非一個階级社會】謝宝笙
西方歷史可以歸結為多個帝國相繼興起,與帝國不斷末落的歷史。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社會,自然是一個階級社會。因此馬克思用歷史唯物論歸納為: 原始社會,奴隸社會,封建社會,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。然而馬克思未讀過中國的24史,無法用五個階段論去概括中國歷史。
中國歷史中的戰争,多是胡漢的冲突與融合,久合必分,久分必合的朝代更替。那裡没有不同帝國的興起與末落,没有嚴格的奴役者和被奴役者,從而不産生標準的階级社會。
日本人將Feudalism翻譯成封建主義,那指歐洲奴隸社會沒落,由領主、騎士和農奴組成的制度,後由資本主義取代。不民主就是封建,只對歐洲而言。西周封建非Feudalism,如《詩經》的上帝和God不相干。中國沒奴隸社會,未經資本主義,亦無所謂領主、騎士和農奴的封建主義。中國的階级,是鴉片戰争隨著帝國主義的侵略,移植到中華大地。因為那裡没有階級的根,擾攘百多年,於20世紀80年代基本消失。
31/07/2022 讲座参考资料(3/3):
【5000年的原力】謝宝笙
中國歷史常由出色的道德與智慧推動,武功之外,非常重視文治教化。大禹治水剛柔並濟,用疏導與堵截統一解決問題。治水如治民,大禹在治水惠民外,還處死防風氏,建立紀律威信。成湯伐桀,在軍事威武下施以恩德。孟子引《尚書》說:商湯攻伐東邊國家,西邊人民有怨言;攻打南邊國家,北邊人民有怨言。商朝末年,周文王起來對付商紂,其謀士提供出色的進退之道。三代政權變易法則,由夏易、商易和周易所反映,三者都屬於《易經》哲學。春秋戰國無數精彩故事,由諸子百家促成;秦國一統天下,道家、法家和雜家有貢獻。漢朝先有道家文景之治,後有獨尊儒術。推動三國演化有諸葛亮,最後還有促成胡漢融合,眾生平等的佛家悲智雙運、福慧雙修。20世紀辛亥革命有孫中山的三民主義,亦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時的毛澤東思想。由此可見,推動中國歷史之總因是道德與智慧,和西方的科學與民主道路大不相同。東西政治家設計制度機制時,依此不同而互相參照,才能找出優勝之道。